分享

谢晓涵专访: 被广泛诟病, 塑料包装该何去何从?

2019年06月10日

当看到被随手丢弃的塑料制品在填埋场堆积如山,或大量海洋生物因误食塑料而死亡时,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呼吁减少使用塑料制品。这是否意味着,塑料包装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塑料包装产业和回收产业将何去何从?陶朗为您详解塑料产业的新经济模式——循环经济。

在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不可或缺,需要通过分选提升回收再生率

问:如何看待塑料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各种影响?

塑料是人类文明历史中一项重大的发明。由于塑料可柔可刚、强度韧性跨度大、耐用性好,并且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因此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塑料产品被广泛使用,增长迅猛。我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已经离不开塑料。

然而,全球仅有10%的塑料包装得到回收再利用,40%被填埋,14%被焚烧,32%被丢弃在环境和海洋中。即使是环保理念和措施最成熟的欧洲,也只有不到30%得到了回收。

塑料垃圾在填埋场堆积如山、或在海洋上随波漂流的画面让民众触目惊心。然而,塑料给社会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已在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不可或缺。将“生产、使用、丢弃”的线性经济模式,转变为“循环经济模式”,才能既满足日常生活生产的需求,又能保证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问:各国纷纷出台法令加紧对塑料制品和塑料包装的使用、回收管理,这是不是意味着塑料包装将在未来走投无路呢?

欧洲议会通过法案,2025年,塑料包装物中必须包含有至少25%的再生成分;到2030年,欧盟国家所有的塑料包装物都要实现回收利用。我国的“国门利剑”行动几乎完全阻止了洋垃圾的进口,在保护我国的自然环境的同时,也让世界各国认识到提高国内垃圾处理能力和发展回收产业的重要性。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普通民众也表明了自己的环保立场。尼尔森的一项研究表明,66%的消费者和73%的千禧一代愿意选择体现环保理念的产品,并为此支付额外的成本。同时,来自监管机构和消费者的双重压力将推动包装物回收的落实。因此,可口可乐、百事、雀巢、宜家、玛氏、宝洁等品牌纷纷做出承诺,增加使用回收材料。

押金制和分选技术提升塑料回收率但是,从目前普遍的回收率和回收产品的品质来看,回收材料的供应,很难满足这些大品牌承诺中所需的数量。那么,就需要整个回收行业尽快为新的需求做出战略调整,及时进行产品升级,实现规模化、效益化地生产高等级回收料。通过技术升级,对废旧塑料进行更加高效的分选、清洗,可以使回收材料达到原生料的品质,实现“同级再生”。在挪威,因为有押金制、饮料瓶智能回收机和混合垃圾的分选技术相互辅助,已有数以亿计的瓶子实现了多达50次的循环再生;不但让“循环使用”成为可能,也提升了再生产业的经济效益。

问:塑料包装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应当如何贯穿整个包装产业链?

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塑料包装的循环经济,必须从最初的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回收再生的可行性。

比如,引入新的产品设计标准,增加塑料产品的使用寿命;让不同材质的部件可轻松拆解分离;避免使用多层复合材质;为各种包装标签选择合适的粘贴方式,用热缩法代替强力胶粘;选用新的染色剂代替传统的炭黑染色剂,提升黑色塑料的回收率;还可以考虑使用可生物降解或可堆肥的塑料。

尽量减少在美容和工业产品中使用微塑料颗粒,也是非常重要的环保之举,因为这些微塑料颗粒通常都直接进入排水系统,无法得到回收。

借助高效的塑料分选技术,塑料包装可以反复实现同级再生问:塑料包装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陶朗为此做了哪些准备?

高品质回收材料的需求在未来将越来越大。毋庸置疑,越来越多的包装企业将增加使用回收材料,并且,这些企业对于回收材料的要求也非常高,通常是需要同原生料品质相同。

在陶朗,我们基于40多年在全球积累的回收产业经验,发现押金制体系和生活垃圾的干湿分类是目前全球最为有效的两种回收体系,搭配使用,既可以显著降低回收的环节和成本,又可以保证回收产品的品质,还能降低政府、回收企业和居民的参与难度,有效提升回收率。

挪威目前就是结合实行了这两种制度,与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细致、繁杂的源头分类体系相比,效率、成本和施行效果好很多。因此,我们目前正在努力推广这两种高效的回收制度的推广。

此外,我们还每年将营业收入的8%投入研发,不断开发更为高效、精确的分选和回收技术,帮助回收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问:到目前为止已经共有107家快消品公司、零售商以及包装制造企业承诺2025年使用和制造100%可回收、可再生或可降解的包装。为帮助这些企业实现他们各自的目标,陶朗有何对策和建议吗?

提起再生塑料,人们往往是和“质量低劣”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我国国内,回收行业极为分散,从拾荒者到大小回收站,涉及的环节众多,管理难度大,回收产品的规模和品质都很难把控。因此,回收企业大部分以降级回收再生为主,就是把回收的PET瓶等产品降级再生为长纤、短纤。

可以说,目前国内的回收料供应链暂时无法满足快消品品牌和零售企业的需求。

我们建议有需求的品牌方与规模大、技术实力强的回收企业建立回收料采购试点项目,用成功的合作模式来带动更多的回收企业进行技术升级。这样不但能够帮助规范国内的回收企业,也能增加市场上的高端回收料供应。